油气领域改革再次迈出关键一步。8月3日,国家发改委就《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油气管网设施向第三方开放。近年来,天然气上下游市场主体多元化加速成型,各方对于深化油气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意愿日益强烈、对公平开放的诉求越来越多。发改委对此表示,起草《办法》是为了提高油气管网设施利用效率,促进油气市场多元竞争。
在油气体制改革方案酝酿过程中,管网独立一直备受关注。早在2014年,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的大幕就已拉开。2016年,涉及管输定价、储气调峰价格机制等方面的多个改革文件陆续发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油气管网设施的公平开放。另据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实现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与上述扶持政策相较,此次发布的《办法》有着更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手续且已取得合法运营资质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不含城镇燃气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及其附属基础设施。天然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不得阻碍符合规划的其他天然气管网设施的接入,并应为接入提供相关便利。同时,鼓励和支持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接入,逐步实现油气资源在不同管网设施间的灵活调配。
在计量上更是有所突破,《办法》首次规定了天然气使用热值的新计量方式。但考虑到设备改造需要一定时间,且相关部门还须制定出台配套技术标准和管理政策予以有效衔接,《办法》同时规定了24个月过渡期。特别是《办法》强化了剩余能力信息公开的监管要求,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必须提前公开下一自然年度各月剩余能力,并实现滚动更新,确保及时和有效。
按照要求,“三桶油”和各省表示将手中的各类油气管网设施资产向全社会开放,但实际上真正落实的不多,其中关键在于剩余能力的计算和公开。迄今油气管网尚未独立,天然气长输管网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家拥有,而这些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进行开放,也是很大的疑问。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且改革步伐缓慢,但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在有助于新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商成本。
也就是,管网独立通过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提高管网利用效率,可使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平地服务于第三方企业,增加市场活力。如若管网进一步公平开放,相当于在三大石油公司和管道之间加了一道防火墙,管道得以相对独立。以往管道建设招标,更多的向石油系统内企业倾斜。如果管网独立,民营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管道订单。
而这仅仅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按照此前的油气改革思路和征求意见稿的说法来看,管网独立采取分步走的路径。从市场层面来看,中游管网的独立能够带动天然气市场化。国内券商研报则指出,管网独立叠加管道投资加速将推动运输费用降低,下游燃气运营商将充分受益。